1.非此即彼思维
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用一种极端的、绝对的标准来评价自己。
它使你无法接受任何错误,即使是一点点瑕疵,也会让你觉得自己完全输了,你会深刻怀疑自身的价值。
2.以偏概全
极度地概括某种情况,并且不论具体情况将其推广。你会武断地认为,一件事一旦发生了,它就会在你身上反复发生。
你沉浸在焦灼与恐惧中,不可自拔。
3.心理过滤
你总是从任意情景中选择一段消极细节,进而仔细思考、反复回味这段细节。
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,消极会不断强化,最终使你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消极的。
4.否定正面思考
日常生活中,常常无视积极体验。不仅如此,还会又快又准地把积极体验转化成了噩梦般的消极体验。
不断地对自己的优点和情绪泼冷水,不断地对别人的赞美和肯定产生质疑,生活自然就变得很凄惨。
5.妄下结论
你是读心术大师,常常通过直觉,认定其他人都不喜欢你或是认为你很差劲,并对此深信不疑,甚至不愿去检验一下。
并且,别人细微的反应都会触发你的敏感,引来不必要的担心。
6.放大和缩小
夸大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、恐惧时,你夸大了它们的重要性:“天啊!我做了一件错事。多糟糕,多可怕!”你通过放大镜来看你的错误,使它们看起来比真实中的严重得多。
缩小则发生在你对自己的评判和认知上,你会不自觉低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。
7.情绪化推理
你的推理逻辑陷入怪圈,比如“我感觉崩溃绝望,那我的问题肯定无法解决。”“我是一个废物,所以我一定会把事情搞砸”。
然而,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复杂,解决起来不费什么力气。只是你的情绪一直在欺骗自己,引导自己误入歧途。
8.“应该”句式
“应该”本来是鞭策激励自己的口号和信念,但长期习惯于此,则会适得其反。
无形中的压力会让自己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,最终会感到灰心丧气和动力的完全丧失。
9.乱贴标签
对自己的认知完全倾向于负面,用错误来树立自我形象,贬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。
同样,在衡量别人时,也选择以错误为标准。这样不仅使自己陷于苦恼,也容易激发与别人的矛盾。
10.罪责归己
盲目地将一切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,这种思维是负罪感的来源。
就算毫无根据,你的心理也会假定自己应该为某一消极事件负责,从而产生内疚和紧张的压迫感。
(《转载声明》:本文转载网络,原文未标注作者,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。本号部分推送文章、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15542599687。经核实后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。)
我仅仅是要男友给100万彩礼,他却提分手,这个要求过分吗?
2020-04-25声音赚钱干货:0成本用普通话日赚100+,新手也能做到!
2020-04-28“隔离14天,男朋友出轨了近100个女生!”聊天记录震碎我三观
2020-06-30快来看!媳妇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,硬气拒绝婆婆要求,结果意外得到喝彩!
2023-03-13出我 – "怒斥女儿:出自我口的退休金与孝顺不配!"
2023-03-19